科比的卓越的职业态度是一个时代的标杆,他向人们展现了非凡才华和获胜决心的交融。他是一个传奇,是加州的标志,每个人都想成为他这样的人。下面跟随小编来看看他的传奇故事吧!
“凌晨四点的洛杉矶”,这是科比的自称。
有人说科比·布莱恩特是一位篮球天才,科比却以“洛杉矶早晨四点”自称。他的意思是,他的成功完全出于勤奋。也不由得你不相信,有人2013年4月出版了一本叫做《我和科比的训练故事》的书,对科比所说进行了翔实的佐证。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·阿勒特,一位美国知名的训练师。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:在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,罗伯特和美国男子篮球队一同来到拉斯维加斯。
那是队员们开始合练的前一个晚上,已忙碌到深夜的阿勒特正准备上床休息,而就在这时,罗伯特的手机响起来了。他想,这时还会有谁打来电话呢?因为时间已是凌晨3点30分。
该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吧!罗伯特有些紧张地接听电话,是科比。“罗伯特先生,希望没打扰你。”科比说。如此有礼貌,没有一点大腕的架子,尽管罗伯特犯困得快要支持不住了,但他仍然很客气地说:“怎么会打扰呢?科比,有什么事吗?”电话那头说,“我想知道,你是否能帮我做点体能训练?当然,一会儿在训练馆里见!”罗伯特挂了电话,匆匆往训练馆里赶,他想,不能让科比在那儿等着。
到了训练馆,竞让罗伯特吃了一惊,科比不知是什么时候到达那里的,只见他已训练得浑身被汗水湿透了,仿佛刚从水中爬起来的一样。
见罗伯特故意装出一副很有精神的样子,科比一见,说:“要辛苦你了,我们开始吧?”在罗伯特的指导下,用了1小时15分钟进行体能训练,然后是45分钟的力量训练。时间已快到早上6点。罗伯特觉得实在有些坚持不住了,说:“对不起,我要回酒店休息了。”科比说,“让你辛苦了,谢谢你!也好,我去练投篮。”
按照安排,上午11点,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的罗伯特得去训练馆指导全队合练。当他到达训练馆时,已到齐了的队员们有的在聊天,有的和教练讨论着什么,可科比仍然满头大汗在练习着投篮。“你啥时候结束呢?”罗伯特特别感动地说。科比反问道:“结束什么呢?”罗伯特说,“投篮训练。”看着手中投出的篮球划了一个弧,稳稳落入篮框内,科比说,“这不就结束了。”原来那一个球是他那天投中的第800个球。
罗伯特书中的这次记载,只不过是科比漫长运动生涯中的一天、一个片段。其实自从进入NBA后他每天都是这样,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,他已出现在湖人队的训练房中了,不过并非常常有训练师指导。
科比又有进步,那时他的目标是不授中800个球不停止,如今在同样的时间内他已能投中1000个了。
“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?”记者问。“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?”科比反问道。记者摇摇头:“不知道。那你说说洛杉矶每天早上四点钟究竟什么样儿?”科比挠挠头,说:“满天星星,寥落的灯光,行人很少。”说到这科比笑了,“究竟怎么样,我也不太清楚。但这没有关系,你说是吗?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,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。一天过去了,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;两天过去了,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;十多年过去了,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,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,有体能、有力量,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。”
从科比的这番话中,我们似乎不难明白:科比每次赛季都会是高效率,能在比自己年轻十岁的年轻队员头上扣篮,创出单场比赛81分的个人纪录等近乎神话的原因了。
是的,科比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书,他的运动生涯再一次证明“天才出于勤奋”的普遍性和必然性。
曼巴语录:
1.总有人要赢的,那为什么不是我。
2.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,想想是什么让你当初坚持走到现在。
3.如果你害怕失败,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输了。
4.第二名是第一个失败者。
5.我可以接受失败,但不能接受没有奋斗过的自己。
6.得到一切,必须付出一切,征服一切。
7.猎豹捕猎的时候会在意小昆虫吗?
8.要抓住一切机会,向所有人证明你自己,证明你能够迎接挑战!
9.低头不是认输,是要看清自己的路,仰头不是骄傲,是要看见自己的天空。
10.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。
11.我现在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追求更加完美!
12.即使世界抛弃了我,还有篮球陪伴我。
13.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!
14.即使是耶稣,也会有人对他怀恨在心,我不需要解释什么。
曼巴精神:
一、注重细节
无论是飞机上,休息时,科比都会疯狂观看录像。
为了胜利,科比愿意投入时间,拼命分析对手。
科比坚信,胜利在于细节,而细节在于录像之中。
著名球场恶汉巴恩斯,就是被科比的细节所折服。
有一次坐飞机去客场比赛,巴恩斯看到科比拿着战术板在“乱花”。
于是,巴恩斯好奇地问科比,你在干什么。
科比说,我在演练当我被包夹后,每一个可能的传球角度。
巴恩斯惊为天人,从此对科比非常服气。
二、从不恐惧
科比曾说,锻造强大身体的同时,也需要锻造强大精神。
面对不同局势的比赛,科比会听不同类型的歌。
听歌,是为了把精神调整到兴奋状态,从而更好地迎接挑战。
想要成为伟大,牺牲是必然的,不需要恐惧牺牲。
科比职业生涯征战20年,时常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。
作为丈夫与父亲,科比明白,这是他必须要付出的代价。
当退役之后,科比第一时间回到了家人身边,与家人更多地相聚。
当科比指导起女儿打篮球,被自己女儿吐槽“你根本不会打篮球”。
看似抱怨,实则幸福满满,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科比的幸福感。
从不恐惧,也让科比不畏惧伤病,不畏惧疼痛的手指、脚踝。
科比说——“我哪怕受伤失去了爆发力,但我依然是我”
毒蛇无所畏惧,哪怕毒蛇失去了爆发力。
三、像男人一样对抗
科比热衷于身体对抗,丝毫不畏惧对手的推搡。
2010年,著名防守悍将托尼-阿伦在总决赛上死缠科比。
每一个回合,托尼-阿伦都疯狂地击打科比。
面对这些强硬的身体对抗,科比说“没错,我喜欢这些”。
科比当然也会这样增加对抗的“小花招”。
面对“甜瓜”安东尼时,科比就会选择锁住安东尼手臂,当有传球过来时,科比会向下猛拽安东尼的手臂,以让他措手不及,从而成功断球。
因为在科比眼中,安东尼就是一个力量强大的“熊”,他就是能接受这些老派的对抗方法。
马刺防守悍将鲍文也是给科比增加对抗的老手。
当科比发动进攻时,鲍文就会对科比的手臂不断地“砍”,以防止科比轻松出手。
可面对这样的动作,科比早有预料,哪怕动作再大都选择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