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国著名诗人屈原,大家都知道他是在被流放的过程中投江自杀的,其实当时的他已经是第二次被流放了,之前还有过一次。那么屈原被流放到哪里,两次流放的地点是一样的吗?第一次流放时不曾自杀的屈原,第二次流放时为何会去投江,屈原投江在何处。 屈原两次被...
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以其惊人的征婚条件有很多条,但最苛刻的是要有刘德华的帅气、任达华的性感、立威廉的俊俏、谢霆锋的冷酷、韩寒的才气。这个条件是神仙也难以达到,于是这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。难道凤姐这样的人真的就不能获得甜美的爱...
珍妃,恪顺皇贵妃(1876年-1900年),他他拉氏,光绪帝最为受宠的妃子,满洲正红旗。1889年,珍妃与姐姐瑾妃一同入宫,慈禧六十大寿被封为妃,后因卖官被降为贵人,光绪二十一年恢复妃号。八国联军侵华,慈禧与光绪出逃时,慈禧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,年仅二...
宋濂(1310年11月4日—1381年6月20日),初名寿,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龙门子,祖籍金华潜溪,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(今浙江浦江)。明初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。与高启、刘基并称为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章溢、刘基、叶琛并称为“浙东四先...
武则天宠幸男宠的荒唐事 武则天宠幸男宠,从登基后一直未绝。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,之前的大多数时光一直忙于政治斗争,帝位稳固后,武则天终于开始享受“爱情”生活。有历史记录的武则天公开宠幸的第一个男宠,是僧人薛怀义,俗家名叫冯小宝,原本是洛阳城...
老舍,中国现代小说家、著名作家,杰出的语言大师、人民艺术家,新中国第一位获得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的作家。他有哪些小故事让人觉得很有趣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老舍的故事,老舍小时候的故事。 老舍小时候的故事 七十多年前,老舍先生在北京西直门内南...
刘邦和项羽,作为汉代的两位枭雄,为了争夺战地,结下了不少的仇恨。刘邦与项羽都是在古代历史上的大英雄,只是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英雄事迹,且性格为人都是有所区别的。刘邦能够善用人才、且手下的将相个个是有自己的大本领。项羽也是英雄,但是确实那种...
杨靖宇(1905——1940),著名抗日英雄。原名马尚德,字骥生,汉族,河南省确山县人,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,无产阶级革命家,军事家、抗日民族英雄,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,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,1932年,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...
郑成功(1624.8.26-1662.6.23),本名森,又名福松,字明俨、大木。 福建泉州南安人,汉族,明末清初军事家,抗清名将,民族英雄。其父郑芝龙,其母名田川氏。 故事一、:郑成功小时候的故事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,既爱习武,又迷读书。可是,他的父亲...
郑成功是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。他生活在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。他率领中国人打败了强占中国台湾宝岛的苛兰人,把台湾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。郑成功是中国人,但他却出生在日本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原来他的爸爸很穷,为了养家糊口从中国去了日本,然后在...
郑成功是日本人吗? 郑成功,一代英雄。 但是近年来,郑成功是中国人与日本人归属问题一直被讨论的喧嚣尘上。 有人说,肯定不是,日本哪里有人姓郑的,日本的姓氏都是很长的,很拗口的,不好读,绝没有这么简洁的。有人更为直白:“只闻韩国有郑氏,日本,鬼...
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吗?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田川氏,育有二子,明末清初死于清兵南侵之下。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,1601年生,田川氏之父翁翌皇系福建省泉州城内人,去日经商并定居,娶日妻生田川氏。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故乡石井是海滨渔村,村民多世代从...
历史上的张仪,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,随之《芈月传》的播出,张仪也被人所熟知,但是历史上的张仪却不像电视上那样潇洒,而是为了连横而四处奔波,最终为秦国打下了强大的基...
章太炎学问淹博,造诣精深,是灵光岿然的国学大师,但他的疯癫是出了名的,狂也是出了名的。他持论偏激,行为怪诞,自称章神经。早年在日本,东京警视厅让他填写一份户口调查表。原是例行公事,章太炎却十分不满,所填各项为:职业圣人;出身私生子;年龄万...
清朝光绪年间,中山石岐有位文人,姓严名少陵,他饱读诗书,曾设馆授徒,人人称他为严老师。严少陵曾到广州考举人,落第后深受刺激,致使神经失常,终日痴痴迷迷。穿一件满布油渍的长衫,满脸胡须,披头散发,但仍旧穿鞋着袜,终日在石岐街市踱来踱去,靠乞...
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不仅才学出众,而且忧国忧民,非常爱国。他曾着文指出:英夷最为狡猾奸诈,你拒绝他,他就要求开关通商,而你一接近他他就蚕食毁害你的家国。应该说他对帝国主义侵略者,对于英国这个殖民主义大国的野心,看得最...
清代杭州人丁敬自幼家贫,原以造酒为业。他终生不愿当官,而博学好古,到处搜集古代文物、珍本图书。因为见多识广,凡名迹到他手中能立辨真伪。丁敬的书籍从不整理,堆积如山。他埋头考证并深入名山胜迹,亲手摹拓碑刻名迹。在篆刻上,他倡导学习传统,推陈...
清代文坛巨子金圣叹,名采,字若采,明亡后改名人瑞,字圣叹。从小就很有才气,名动乡里。喜欢批书,而且还是位幽默大师。 年轻时金圣叹在家人和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去参加乡试,考题为西子来矣(西子即西施美称),题意要求评说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。金圣...
《清史稿》如此称道辜鸿铭:庚子拳乱致使联军北犯。汤生(辜鸿铭)以英文写就《尊王篇》一文,向列强讲明大义,列强才知道中华以礼教立国,才同意议和。他曾与泰戈尔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,精通英、法、德、拉...
郑板桥辞官回家,虽然在山东潍县、范县(今属河南)等地作了十二年知县,但却是一肩明月,两袖清风。到61岁辞官回到家乡,以卖画为生。家里养着一条黄狗,几盆兰花。一天夜里,月黑风高,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,天气十分寒冷。郑板桥辗转难眠。这时忽然听到房...
1.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,有著名的《猪肉颂》打油诗:黄州好猪肉,价钱等粪土。富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。慢著火,少著水,火候足时它自美。每日起来打一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这里的慢著火,少著水,火候足时它自美,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。苏东坡后...
刘绮燃荻读书.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.[早孤家贫.灯烛难办.常买荻折之.燃荻为灯.发奋读书. 苏廷吹火读书. [少不得父意.常与仆夫杂处.而好学不倦.每欲读书.总无灯烛.尝于马厩中.借火照书诵焉.其苦如此. 常林带经耕锄. 汉末常林.[性好学.带经耕锄.其妻常自馈饷之.林...
顾炎武与傅山都是明末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大思想家、大学问家。顾炎武系江苏昆山人,比傅山小7岁。顾炎武早就仰慕身在晋地、比他年长的傅山。崇祯年间傅山率众赴京为师长提学使袁继咸冤案请愿最终获胜、诬陷者巡按御史受到应有惩处的事他由衷敬佩;甲午朱衣案...
我对当代中国诗坛十分陌生,读诗很少,有点孤陋寡闻,还没有见过任何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,以诗歌的形式,写他的月工资收入。这一点,不得不佩服白居易,这位大诗人,居然有本事能够用诗的语言将他的历年收入进账,或津津有味,或斤斤计较,或有零有整,或多...
北宋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被贬调湖州。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。在奉调时,苏轼依例向来神宗上表致谢。本是官样文章,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,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,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,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,...